您的位置:

首页 >> 文史知识


盘点:妙笔生花的状元们

[ 来源: | 作者:qyzfw | 发布时间:2015-04-01 | 浏览:3860次 ]

作者:王艾迎 来源:凯风陕西 [纠错]

在古代,状元如凤毛麟角,十分稀奇。他们能力超强,不仅能考试,会做官,也用生花的妙笔,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不朽的杰作。这些人物,一些我们耳熟能详,一些则如璞玉,并不为常人所知。这些文艺状元都有谁呢?

1、贺知章(659-744)



唐代越州永兴(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)人,诗人、书法家,后人称其为“诗狂”。武则天证圣元年(695年)中状元。贺知章在朝廷多年为官,历任国子四门博士、太常博士、礼部侍郎、集贤院学士、侍读、工部侍郎、太子宾客、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等职。他生性旷达豪放,善谈笑,好饮酒,风流潇洒,为时人所倾慕。他看到李白的诗文,称赞其“谪仙人也”,不仅与其成为忘年之交,还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。他常与李白等八人饮酒作诗,当时人们称他们为“醉八仙”。贺知章晚年放荡不羁,自称“四明狂客”。贺知章不仅诗写得好,字也写得好,最擅长草书和隶书,有一些爱好书法的人常常拿纸给他,让其写数十字,相互传阅欣赏。他喜欢老庄之学,于天宝三年(744年),向玄宗上疏,请求还乡做道士,玄宗欣然同意,并写诗相赠,皇太子率百官为他饯行。他现存的诗歌只有19首,《回乡偶书》和《咏柳》(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)最为有名,至今为人传诵。贺知章回乡当年病逝,享年86岁。

2、王维(701—761)


唐代蒲州(今山西省永济市)人,字摩诘,著名诗人、画家,后人称其为“诗佛”。王维从小天资聪明,九岁时就能写文章,十七岁时写了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从此声名大振。唐玄宗开元九年(721年),20岁的王维中了状元。他历任太乐丞、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中书舍人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王维被叛军俘获,被安禄山封为给事中。唐朝收复两京后,王维被捕入狱,后因弟弟王缙说情,和任伪职时写的一首《凝碧诗》“万户伤心生野烟,百官何日再朝天?秋槐叶落空宫里,凝碧池头奏管弦”对唐朝天子有怀念之意,被唐肃宗释放出狱,贬为太子中允、尚书右丞。因此后世也称他为王右丞。王维信佛,长年吃素,晚年住在宋之问的辋川别墅,与人一起念经,游山玩水,弹琴赋诗作画,仿佛超然世外。他写的四百多首诗歌和七十多篇文章由其弟弟王缙编为《王右丞集》流传至今。王维的诗歌从内容来分,分别有爱情诗、边塞诗、田园诗,其中田园诗歌最为有名。苏轼对王维十分佩服,曾说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(《东坡志林》)。他的《相思》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和《山居秋暝》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”等诗歌让人百读不厌,遐想万千。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,王维病逝,享年61岁。

3、柳公权(778-865)


唐代京兆华原(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)人,著名书法家、诗人,他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,人称“颜柳”,又与欧阳询、颜真卿、赵孟頫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,十二岁就能作辞赋。元和三年(808年),柳公权中状元。在唐宪宗、穆宗、敬宗、文宗、武宗、宣宗、懿宗七个皇帝在位时期,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兵部郎中、弘文馆学士、工部侍郎、右散骑常侍、金紫光禄大夫、上柱国、太子太保等官。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,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,认为颜真卿、欧阳询的字最好,便吸取了颜、欧之长,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,自创“柳体”,以骨力劲健见长,后世有“颜筋柳骨”的美誉。当时官宦之家为先人立碑,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,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。外国使者来进贡,都专门封上货币,上面注明是购买柳公权书法的专款。有一年夏天,唐文宗和学士们联句作诗,文宗对柳公权的续作甚为称赞,并命柳公权将其首联和续作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,每字方圆五寸,文宗赞叹道:“钟繇、王羲之再生,也超不过啊!”他的书法代表作品是《金刚经碑》、《玄秘塔碑》、《神策军纪圣德碑》。唐懿宗咸通六年(865年),柳公权去世,享年88岁,赠太子太师。

4、张孝祥(1132—1170)


南宋历阳乌江(今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)人,别号于湖居士,著名词人、书法家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参加廷试,被宋高宗赵构亲自授为状元,任命为承事郎、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。由于上书为岳飞鸣冤,为当时宰相秦桧所忌恨,诬陷其父张祁谋反,并将其逮捕入狱,张孝祥因此受到牵连。后来,张孝祥历任秘书郎,著作郎、集英殿修撰、中书舍人、建康留守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、荆南湖北路安抚使、抚州、平江、静江、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,政绩不菲。乾道五年(1169年),在显谟阁直学士位上,因病退休。第二年夏天,张孝祥于芜湖病逝,享年38岁。张孝祥在政治上是一个主战派,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抗金主张,这在他的诗词当中有大量的表现。他写的《水调歌头·闻采石矶战胜》:“雪洗虏尘静,风约楚云留。何人为写悲壮,吹角古城楼?湖海平生豪气,关塞如今风景,剪烛看吴钩。剩喜然犀处,骇浪与天浮。忆当年,周与谢,富春秋。小乔初嫁,香囊未解,勋业故优游。赤壁矶头落照,肥水桥边衰草,渺渺唤人愁。我欲乘风去,击楫誓中流。”这首词表现了他听闻抗金战斗胜利的喜悦心情。张孝祥非常崇拜苏轼,每写诗词,必问门人:与苏东坡相比,我的诗词怎样?他的代表作有:《六州歌头·长淮望断》、《念奴娇·离思》、《水调歌头·泛湘江》等。《全宋词》收录其词223首。他的作品集有《于湖居士文集》40卷、《于湖词》1卷。

5、陈亮(1143—1194)


南宋婺州永康(今浙江省永康市)人,字同甫,号龙川,思想家、文学家。陈亮年轻时,才华横溢,十分爱国。18岁时,他就考查了历代古人用兵成败的事迹,写出了《酌古论》3篇,对19位风云人物作了论述。当时的婺州郡守周葵看了这部书,对他十分赏识,赞誉他为“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”,并“请为座上宾”。后来,他继续研究历史,撰写了《英豪录》和《中兴遗传》两部著作,希望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办法。他以后又写了《中兴五论》,送入朝廷,没有得到回复。还因以言犯上、家僮杀人、被人诬陷投毒而三次入狱。辛弃疾等老熟人对他极力进行了相救,最终没有被判刑。绍熙四年(1193年),51岁的陈亮参加礼部举行的进士考试,中了状元。他在中状元后的报恩诗中说:“复仇自是平生志,勿谓儒臣鬓发苍”。这在他的词中也有较多的表现。他现存的词有74首,代表作是《水调歌头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虏》、《贺新郎·寄辛幼安和见怀韵》等。后者全录如下:“老去凭谁说。看几番、神奇臭腐,夏裘冬葛。父老长安今余几,后死无仇可雪。犹未燥、当时生发。二十五弦多少恨,算世间、那有平分月。胡妇弄,汉宫瑟。树犹如此堪重别。只使君、从来与我,话头多合。行矣置之无足问,谁换妍皮痴骨。但莫使、伯牙弦绝。九转丹砂牢拾取,管精金,只是寻常铁。龙共虎,应声裂。”足可见其壮怀激烈的报国情感。他的词与辛弃疾相类似,比较豪放。其作品在他去世后,编为《龙川文集》、《龙川词》。绍熙五年(1194年),陈亮病逝,时年52岁。

6、文天祥(1236-1283)


南宋江西吉州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)人,自号文山、浮休道人,政治家、文学家,爱国诗人,抗元名臣,与陆秀夫、张世杰并称为“宋末三杰”。在孩提时,文天祥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同乡先贤欧阳修、杨邦乂、胡铨的画像,谥号都为“忠”,十分高兴,羡慕不已。宝祐四年(1256年)状元及第,先后任宁海军节度判官、刑部侍郎、瑞州知州、江南西路提刑、尚书左司郎官、枢密使等职务,后被封为信国公。他所在的时期,元朝军队大举南下,他率领部分南宋军队,辗转福建、江西、广东进行抵抗,景炎三年(1278年)十二月,文天祥在今广东潮阳县五坡岭被元朝军队抓获。后来,文天祥被送到大都。忽必烈多次派人劝降,文天祥势死不从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正月,他向南跪拜后被处死。文天祥在战乱之中和狱中,写了大量的文稿,主要有诗集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吟啸集》、《集杜诗》(将杜甫诗集句成诗)。文天祥最著名的爱国诗篇有《扬子江》、《金陵驿》、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正气歌》。他写的《扬子江》内容是:“几日随风北海游,回从扬子大江头。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。”,真实的表明了他忠于宋朝的心迹,也是诗集《指南录》名称的来历。《过零丁洋》一诗最后四句“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最为世人称道。这些诗有感而发,不事雕琢,十分工整,直抒胸臆,仿佛血泪凝成,爱恨情愁从他的胸中喷薄而出,动人心魄,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臣武将。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对文天祥十分崇拜,于道光十七年(1837年)五月特用楷书抄录了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以激励自己。

7、康海(1475-1540)


明代文学家,号对山、沜(同“畔”)东渔父,陕西武功人。明孝宗弘治十五年(1502年)中状元,任翰林院修撰、经筵讲官。他性情刚正,不阿附权贵。即使对当时权倾一时、横行霸道的同乡、宦官刘谨,也同样看不起。正德三年(1508年),文学家李梦阳入狱,为了救他,康海屈身特地去向刘瑾求情,不久李梦阳获释。正德五年(1510年)八月,刘瑾被凌迟处死,康海被划为同党,削职为民。康海回到老家之后,广招演员,自制乐曲,写剧本、改革声乐唱腔脸谱,创建了自家戏班子,人称“康家班社”,为秦腔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康海的继室张氏,也是一个戏曲演员,亲自演唱,能歌善舞,名振关中。康家班演出的戏“歌有新词、舞有娇姿”,30年红极家乡。他还支持在周至县成立了戏班。康海不仅是秦腔艺术的先哲,且精通音律,善弹琵琶,被称为“琵琶圣手”。一次,康海在扬州焦山弹奏琵琶后,倾倒观众,后人遂将焦山改名“康山”,以示纪念。康海被免职后,在家整整30年,写了大量作品,主要有《武功县志》及杂剧《中山狼》、散曲集《沜东乐府》、诗文集《对山集》、杂著《纳凉余兴》、《春游余录》等。《武功县志》体例严谨,成为后代编纂地方志的楷模。他与李梦阳等七人大力提倡“文必秦汉、诗必盛唐”,被称为“前七子”,为诗文创作指明了一条新路子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(1540年),康海去世,享年66岁,别无它物,唯“借金百余”,大小鼓300多副。

8、杨慎(1488-1559)


明代文学家,四川新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)人,和解缙、徐渭一起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。正德六年(1511年)中状元,曾任翰林院修撰,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(1524年),因世宗皇帝父亲用什么尊号的问题,朝臣与世宗皇帝发生了很大争议。杨慎和二百多名朝廷大臣脆于左顺门,拍门大哭进谏,惹恼了皇帝,受到极其严重的处理,多人被打死,杨慎被打成重伤,几乎死云,并被贬至云南永昌卫(今云南省保山县)达30多年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七月,杨慎于永昌卫去世,享年72岁。杨慎一生刻苦学习,勤于写作,著述达100多种,重要文集有《升庵集》、《陶情乐府》、《升庵长短句》等。杨慎写了大量诗歌,留存到现在的约2300首,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。他的诗歌以“思乡”、“怀归”内容所占比重很大。他的《宿金沙江》,描写了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:“岂意飘零瘴海头,嘉陵回首转悠悠,江声月色那堪说,肠断金沙万里楼。”他在西昌泸山,看到那里的美景与火把节的盛况后,吟出了名句《夜宿泸山》:“老夫今夜宿泸山,惊破天门夜未关。谁把太空敲粉碎,满天星斗落人间”。《三国演义》卷首《临江仙》词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”就选于他的书《二十一史弹词》。他还写了许多笔记、地方志和注释性书籍,如《南诏野史》、《云南通志》、《云南山川志》、《慎候记》、《南中志》、《滇载记》、《记古滇说》等书。

9、石韫玉(1756-1837)


清朝诗人、戏剧家、藏书家,号琢堂,又号花韵庵主人,亦称独学老人,江苏吴县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状元及第。曾任翰林院修撰、福建乡试正考官、湖南学政、重庆府知府,山东按察使、布政使。他在杭州紫阳书院、江宁尊经书院等处教书20多年,学子无数,重振了文风。他建起了凌波阁,藏书四万卷。他也精于金石印刻,擅长书法。石韫玉善写诗文,尤其注重经世致用之学。他作诗则破除门户之囿,提笔立成。他的诗文和戏剧集有《独学庐诗文集》、《晚香楼集》、《花韵庵诗余》及《花间九奏乐府》。《花间九奏乐府》共含九个短剧,为《伏生授经》、《罗敷采桑》、《桃叶渡江》、《桃源渔父》、《梅妃作赋》、《乐天开阁》、《贾岛祭诗》、《琴操参禅》及《对山救友》,纯粹为文人剧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,石韫玉突发奇想,把人们耳熟能详的《兰亭序》,打乱顺序,颠倒其文,重新组合,组成一篇新的序文,世称《颠倒兰亭序》。《颠倒兰亭序》虽然仍用原文的324个字,但是其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完全与《兰亭序》大相径庭。但也别有一番风味。有些句子写的很不错,比如“一取一舍,故视宇宙之为;一感一兴,亦极文情之至”;“引清泉,揽虚竹,右长者,左故知”等,从中可以窥见石韫玉功夫之深厚,文思之敏捷。另外,他还写有《多识录》九卷、《读语质疑》一卷、《独学庐初稿》十三卷、《独学庐尺牍偶存》二卷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去世,享年82岁。

10、陈沆(1785-1826)


清代蕲水(今湖北浠水县)人,著名诗人,文学家,古赋七大家之一,被魏源称为“一代文宗”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,陈沆(hàng)中状元。曾任授翰林院修撰、广东省大主考(学政)、礼部会试同考官、四川道监察御史。道光五年(1826年),陈沆去世,享年41岁。陈沆著有《简学斋诗存》4卷、《简学斋诗删》4卷等作品,共收诗360余首。陈沆的诗不墨守古人,不随俗转移,意境简单,语言质朴,才气横溢,气韵沉深,让人读来爱不释手。有一年他去赶考,要过河,但船刚刚离岸。他恳求艄公行个方便,将船开回岸边。那艄公说:“相公前往赶考,必是满腹文才。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‘一’字的七言绝句,老夫即刻拨转船头,渡你同往彼岸。如若不能,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,待老夫先将此船人送往黄州,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,慢慢过来接你。”陈沆一听急忙答应下来。他举目四望,当即高声吟道:“一帆一桨一渔舟,一个渔翁一钓钩。一俯一仰一场笑,一江明月一江秋!”。”老艄公听后微笑说:“好。”随即把船撑回岸边。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字诗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