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
首页 >> 反邪教


铁杆“门徒”的新生(图)

[ 来源: | 作者:qyzfw | 发布时间:2015-07-01 | 浏览:950次 ]

文章来源:凯风网 作者:童步
【字体大小:

张观宁在饲养梅花鹿

  春节前夕,笔者曾和几位反邪教志愿者驱车来到距县城50公里的太山庙镇胭脂坝村,看望了特殊社区矫正人员张观宁。张是个六十来岁、身材中等偏矮、偏瘦,但精神矍铄且十分健谈的小老头,很难让我们把他与邪教组织里的“大人物”联系到一块。但事实就在眼前,多年前的他曾是邪教组织——“门徒会”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。

  小村里的“大能人”

  胭脂坝村是宁陕县太山庙镇所属的一个自然小村落,这里地势开阔、平坦,四面环山,层峦叠嶂,由于植被良好,水流清澈,春夏时节更是满目葱茏、鸟语花香,秋冬来临遍山寂静、银妆素裹,宛若陶然明笔下的世外桃园。同时,这里也曾是陕南通往关中的要道,尚留有“队伍坝”、“老营盘”、杨八妹沐浴过的“三缸河”、歇马梳妆用过的胭脂台等遗迹和传说。目前这里是城里人休闲避暑、赏雪纳凉的好地方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十四岁的张观宁随父亲从陕西关中逃荒到宁陕,经人撮合父亲与胭脂村寡居多年的李氏重组家庭。自此,张观宁便成为这个不到三百人村里的一员,父亲和继母亲含辛茹苦的供他读完高中,毕业后他便在公社拖拉机站工作了七、八年。改革开放初期,有高中文化,脑子灵活的他就辞去了拖拉机站的工作,自己购买了拖拉机搞运输、开商店,因居住在国有林场伐木区,生意十分兴旺。自己有了可观的收入,也娶了同村的袁氏为妻,先后育有两儿一女,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,一度成为这个小村里公认的“大能人”。

  误入歧途成“铁杆”

  天有不测风云,八十年代末,关中、陕南一带刮起了邪教风。1991年他被诱惑加入“门徒会”,先后在“宁陕小分会”、“汉阴小分会”、“汉阴大会”、“旬阳大会”担任执事、主执,1996年被安康市白河县法院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,剥夺政治权利一年。首次判刑入狱和两年的监狱生活没有改变张观宁对“门徒会”的痴迷,1997年刑满释放后他不思悔改,仍在外地积极从事“门徒会”邪教活动,时间长达8年之久,其妻和三个子女也先后随其移居四川,家中仅剩年迈父亲与继母。由于“工作”积极,又有能力,其组织先后在贵州、云南、广西等地发展教会点1000多个,发展教徒2万余人,拥有活动经费150余万元,他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铁杆”门徒被委以重任,2004年“官至”“云贵大会”执事。2005年11月因涉嫌组织、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再次被捕,2006年6月被贵州省清镇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,剥夺政治权利三年。

  真情帮扶获新生

  二次入狱面对十年的铁窗生活,让张观宁痛定思痛,幡然悔悟。在狱警的帮助下,他积极改造,由于他在狱中较好的表现,2012年11月被减刑3年半提前释放。背井离乡十多年的张观宁回到家乡,面对家徒四壁仅剩90多岁养母的他不禁潸然泪下,悔恨自己误入邪教,耽误了自己的青春、耽误了发家致富、耽误了子女、耽误了奉养父母,尤其是在他服刑期间其亲生父亲过世自己却不能亲自捧灵,这件事让他奥悔不已。在这艰难时刻,镇党委、政府伸出了热情的双手,首先为其解决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900元,将濒临倒塌的房屋进行了修葺,再派镇综治办、司法所干部上门协调解决土地、山林和本该由张观宁个人缴纳的养老统筹金1300余元,使他去年在满60岁后顺利领到了每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。这样才使他的生活暂时安定了下来。紧接着镇党委、政府安排专人作为社区矫正帮扶人对其进行定向帮扶,重点解决他生产、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,以期他能够早日回归社会。帮扶人员针对张观宁虽然有了土地、山林和住房,但缺乏长远地增收渠道的实际,多次协调项目投资人将张观宁安排到村梅花鹿养殖场当饲养员,每月有了3600多元的收入。至此,全家人今后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。

  2013年张观宁亲奉96岁养母辞世归山,圆了他做儿子本分的心愿。目前大儿子在四川安了家,女儿出了嫁,小儿子大学毕业在西安工作也成了家。如今的张观宁每天骑着摩托车到离家一公里的养鹿场上班,精心伺弄着八九十只可爱的梅花鹿,老伴在家做为他做饭兼做家务,全家人都有了妥善的归宿,他自己夫妻俩终于过上了安心的日子。